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

對望

曾仔

最深情的對望,通常是來自最封閉最偏遠的地區,而且是互不相識的陌路人。

在伊朗或伊拉克北部,無論是在山區還是首都,走在街上,不難發現我們永遠都是眾人目標。男女老幼會偷偷的或是明目張膽的盯着我們,由街頭走到街尾,他們的目光還是跟着我們,就好像人肉監測器一樣。


 在中亞塔吉克的帕米爾高原,我們總喜歡用雙腳走過人家的農田和茅舍,寧靜的氣氛被我們的廣東話劃破。無論是正在乘涼的老婦,或是在農田上幹活的壯男,還是在路邊聊天的少女,也會同時望向同一個方向,看看正在走路的是甚麼大人物。我不確定遠處的他們是否真的能看到我們,反正他們就是瞇起雙眼,緊緊的望,希望能看到一些乾坤。


他們全都有一共通點。大家明明就是陌路人,但他們就是用最專注的眼神來跟我對望。彷彿想告訴我,我就是他們失散多年的親人又或是尋找多年的仇人。

正在遙望的同時,他們在想甚麼?跑來這些偏遠山區幹麼?」「你們來自哪裏?」「你們坐車去哪裏?


我可以裝作看不見,閉上眼,或轉身便走。但或許我和他們一樣很八卦,所以通常也會用同樣的眼神和他們來一個隔空交流。

大家一開始對望的那一秒鐘,通常都是目無表情,的確有點劍拔弩張的感覺。

鏡頭前勁chok,鏡頭後笑容滿瀉

 最後如何終結?會是一個微笑,或是一個揮手,熱情一點的可以是大聲的一句Hello!大家便會馬上一見如故,有時候更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例如一起吃頓飯,又或是被邀請到家作客。

本來只是路過,但打聲招呼後,便被邀入家中又吃又喝

大家正在遙望的同時,他們究竟在想甚麼?沒所謂吧,或許只是想找個陌生人微笑,又或是將我的身影記在腦海裏。


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行船「秘聞」

曾仔

在大西洋和廿多位船員生活了十多天,對於他們的日常生活也略知一二。

船長與大副手

船上架構就有如一大公司,船長是CEO,年資最長,年紀也最大,其他船員見到他也會恭恭敬敬。船長之後有大副手,二副手,兩位三副手,他們大部份時間都在控制室一邊歎冷氣,一邊看海景,一邊工作,在我心目中,那是船上最歎工種。


工程部有工程師和幾位輔手,工程師和船長年紀相約,最是老友鬼鬼。他們整天陪着極度吵耳的機房,檢視各機件運作,不見天日。

其他船員就是我們一般人所說的海員,主要在甲板上工作,日曬雨淋。另外還有兩位廚師,負責我們廿多人的膳食。


別以為船長整天會在控制室指揮一切,其實大部份時間也不在那裏,不知跑到哪去,只是要決策時(例如改變航道,進出港口),他才會出現。大副二副和三副,會輪更留守控制室。無論是船速或航道,全電腦化,他們主要的工作是填填log book,又或是在大地圖上記錄坐標航線,感覺挺簡單的,我也覺得自己能勝任。

三角尺和圓規,久遺了的中學日子

海員們則主要負責貨輪上的維修和清潔工作,檢查船上那一千多個貨櫃的狀況,清洗甲板。

「行船」最辛苦的莫過於長期留在船上,每天就是在那幾百米的範圍活動,被一望無際的汪洋包圍。視覺上是海闊天空,但實際卻像是個移動牢房,感覺孤獨。還有當然是長期和家人朋友,甚至和整個世界分隔。

我們看日落的同時,他們就在唱k,玩poker。
無論多美的黃昏,對於他們,只是一天的結束

船長跟船公司所簽的合約好像是四個月,意思是每隔四個月船長可以選擇簽新合約繼續工作或是回老家放假,之後才再次出海。其他船員的合約大約九個月,難怪他們全都很期待貨輪泊岸的一天,感覺應該和放監差不多。

大半年在船上,沒美女相伴,亦沒有facebookgoogle。有甚麼娛樂?健身室是必備,另外有無限量啤酒(聽他們說,每次登港口也會買幾百甚至過千支),最新最經典電影DVDKaraoke當然少不了。

枱面上那幾份是香港衛生署的小冊子(這隻船不久前好像去了香港一趟)

問到他們對世界各地貨櫃碼頭的印象,他們異口同聲最愛是中南美的碼頭,但對中國或香港則「印象一般」。不會吧!香港貨櫃碼頭不是世界聞名嗎?

站在貨輪公司或進出口公司角度,香港貨運業的確很棒,但船員的反應剛好相反。原因很簡單,在海上待那麼長日子,當然想在陸地待久一點,吃點美食、買些手信、又或是找找那個「她」。但香港貨櫃碼頭的效率實在太太太快,他們還來不及上岸轉個圈便完成上落貨,又要開船出發了,而中南美諸國個個都出名慢幾拍,可以在城巿多逛幾天嘛!

Yeah~放監啦,衝呀!

2014年11月5日 星期三

大航海時代

曾仔

由葡萄牙的Lisbon到巴西的Santos,歷時12個晚上,由東至西,跨越大西洋,這就是我們的大航海時代。

在葡萄牙寄給自己的明信片

這是貨輪,不是郵輪。沒有賭場,泳池,戲院。日子如何過?

這絕對是我們出發以來最有規律的日子。每天早午晚三餐準時侍候,分別是早上八時,正午和傍晚六時。膳食非常豐富,豬牛雞魚蔬菜水果樣樣不缺,每餐都吃得撐着肚皮回房間。

娛樂之一

貨輪上除了我們倆,還有來自歐洲小國Liechtenstein的Walter。其他的全是海員,共23人,大多是菲律賓人,其餘較有技術性的職位多來自歐洲巴爾幹半島,船長就來自克羅地亞。對了!記得在克羅地亞的Dubrovnik時,看資料知道這小國在大航海時代曾叱吒一時,還和Venezia抗衡成為海上王國。

坐貨輪旅遊的人不多,何況是亞洲人?那些菲律賓籍海員看到我們上船格外開心,可能大家都是黃皮膚吧,很快便打成一片,晚餐後更在娛樂室唱kpoker聊天。



上船前有很多憂慮,怕悶得發慌、每餐吃薯仔、遇到海盜、十米大浪,基本上將整套Life of Pi的情節在腦內重播一次。但實情是每天都風平浪靜,日子過得很充實,梁妹和我也因為這趟船程而胖了不少。

控制室(Bridge)是貨輪的一雙大眼睛,亦是我們逗留最長時間的地方。看看坐標,再拿望遠鏡環顧360度尋找其他貨輪,幻想一下自己就是Captain Sparrow


下午最好跑到船頭曬太陽,在這裏可以看到無數飛魚,還有一群又一群的海豚在船頭和貨輪鬥快。抬頭看藍天白雲,或許大西洋實在太廣闊了,印象中在十多天裏從沒看到有飛機在頭頂飛過。看累了,船上有一小型健身室,裏面有乒乓球桌,我們在這裏也花了不少時間。



幾百年前,哥倫布從西班牙出發,經過幾個月的時間,最後發現美洲新大陸,完全改變了整個美洲,甚至整個世界的命運。

幾百年後,經過十二個晚上,我們如期的抵達巴西Santos貨櫃碼頭。踏上陸地一刻,回望這艘CMA CGM America,是平淡但甜美的回憶。


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

緣份

梁妹

緣份這回事十分奇妙。

我們能夠成為一家人,成為夫婦,成為好友,成為同事,成為同學……冥冥之中早已註定。在一年多的旅程,我們在路上不知碰上了多少有緣人,在旅舍認識的,在路上碰面認識的,在網絡世界認識的,一起跟團認識的,住進沙發客家認識的,無論從甚麼途徑認識,我都相信這是一種緣份。

有時候,刻意的安排,反而缺少了一份驚喜。我們在中亞時,跟日本朋友Tetuso實在太有緣份了。第一次在吉爾吉斯的旅舍碰面後,竟然在烏兹別克兩度遇上,連申請入境土庫曼的日子也一樣,後來索性一起夜闖地獄之門。大家分開後雖沒機會再見面,但仍會互傳電郵,得知好友近況,心感滿足。

在鳥兹別克一起爬城牆看日落

不知為何,最近在南美小國玻利維亞竟然跟中港台朋友特別有緣份。一年多在路上,碰見最多香港朋友就是在這裏。在Sucre待了三個星期,斷斷續續跟不少香港朋友碰面,最意想不到是大家出來長途旅行,遊歷過不少地方,最後都不約而同的在這片土地遇上。既然大家那麼有緣,不妨把酒言歡,盡情享受相聚的一刻。

來自台灣的Jerry

港台朋友相聚一刻

日本茶道重視一期一會,我也很珍惜跟她相聚的那一個晚上,相信大家難以再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再聚。她是台灣人,手繪旅遊書作者。我和曾仔都是她的小粉絲,經常談論着她會到哪兒旅行呢。一次偶然機會看過她與別人拍的照片,牢牢記着她的面貌。想不到就在Sucre,我在餐廳內,她在餐廳外,大家透過那一道玻璃牆,四目交投,腦海中的那影像立刻浮現出來。其實她從另一位台灣朋友口中也知道我們的聯絡方法,但她也相信只要大家有緣,定必在某處遇上。要知道小粉絲跟偶像一起吃飯,心情有多興奮呢!

中國人口眾多,相信同名同姓的人也不少。幾年前在伊朗遇上男的程卓,這次在玻利維亞的亞馬遜卻遇到女的程卓。有緣在伊朗認識男的程卓,再成為好友,這趟旅程一開始就到成都找他聚一聚。現在有緣結織女的程卓,當然也會保持聯絡,希望大家會在地球的軌跡上再遇。能碰上同名同姓的同胞不難,但神奇的竟在這兩個較少同胞出遊的國家遇上,相信我們跟程卓實在有緣。

男的

女的

緣份讓我們遇上,緣份讓我們快樂,緣份讓我們成長,今後大家緊記惜緣。

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

Uyuni - 團的疑惑

曾仔

就算是有多討厭跟團,就算是有多喜歡自己計劃行程,來到Uyuni,出路只有一條,就是跟團。

所以,還是乖乖的俾錢,登上四驅車,專心看風景。


我們在Uyuni待了一星期,閒來沒事做便經常遊走於不同旅行社門口八卦一下,基本上每一家也給我們問過最少一次。

但,事情沒那麼簡單。Uyuni旅行社大大小小的應該有廿多三十間,團也有好幾種。

如何選?

首先是選旅行社。


當然有貴有平,其中有一家叫Red Planet的特別貴(148月的三日兩夜團是玻幣1,200),比其它的貴上大約五成或以上。有噱頭便有生意,他們是標榜安全第一,車上有GPS以防迷路,還有氧氣袋供應以防高山反應,而且這一家的職員和司機全都說流利英語,所以很多富貴老外也跟這一家。

除了以上這一家,感覺上其它的廿多間都是差不多,價錢由玻幣600到大約900,視乎季節。其實大家的行程都是一模一樣,看同一座山,同一群火烈鳥,住宿或許有丁點分別,但都是極簡單的那一種。


或許A公司的四驅車較新,B公司的司機年資較長,C公司的司機英語較流利。旅行社做生意的,想要你手上那筆錢,報名時一定甚麼都說得得得,但到最後能否兌現,聽天由命吧。

HodakaBrisa這兩家旅行社,比較特別。

Hodaka是專做日本人生意,Brisa是專做韓國人生意。


中港台背包客,多是幫襯Hodaka,我們也是,感覺上他們較為積極

Uyuni之所以那麼火紅,當然是因為那天空之鏡。而這兩家公司就是全Uyuni的唯一兩間可以在旱季下保證可以看到天空之鏡。

若果只想在旱季看倒影的話,只需記住HodakaBrisa這兩個名字。

選了旅行社,之後便選團。

最普遍的是三日兩夜團。

內容主要是看高山湖泊,泡溫泉,看火烈鳥,亮點當然是鹽湖,全程海拔大約四千米左右,每一家旅行社的三日兩夜團可說是百分之九十九一樣。最後一天可以是回來Uyuni,亦可以去智利的San Pedro de Atacama。但有一重點,若是旱季到來,這個三日兩夜團是看不到天空之鏡的。當天我們便遇到幾位來自台灣的朋友,報了三天團,臨出發才知道看不到天空之鏡,她們差點當場暈倒……


若想在旱季看到天空之鏡,有三個選擇。

日出團


時間大約是清晨四點到八點。無雲和月缺的日子,可以在黑夜中看到滿天繁星,天上是,腳下的倒影亦是,當然亦可以看到日出。

需注意這只適合耐寒能力超強人士,日出前的大約一個多小時,手指腳趾會完全失去知覺,還有就是若想拍靚相,腳架必備。

日落團


時間大約是下午四點到八點。會先到沒水的鹽湖留一段時間,讓大家拍些在Uyuni必拍的錯體相,然後便會到有水的鹽湖看倒影和日落。

相比日出團,日落團較為大眾化,老少咸宜,不用挨凍,更不用半夜三點半爬起床。

一日團

時間大約是早上十點半到下午八點。會到鹽酒店,仙人掌島,鹽湖,最後會和日落團一樣,到有水的鹽湖看倒影和日落,所以若去了一日團,便不用去日落團,因為內容是重複的。團費大約玻幣180至200。


日出團和日落團都是「包車」出發,每一車玻幣700,一車可坐七位乘客,所以若果有七人同行,便最划算,每人100。旺季到來的話,這絕不是問題,若是淡季的話(例如暑假前後),可能要獨自包車。

HodakaBrisa門口也有日出團和日落團的報名紙,每天自己寫名,夠七人便準時出發,人數不足的話,團友之間便自己決定是否出發。

去三日兩夜團,國家公園和仙人掌島的門票是另計的,共玻幣180,絕對不便宜。去一日團的話,也要玻幣30(仙人掌島)。日出團和日落團則免門票。

一點很重要,Uyuni的天空之鏡雖然是玻利維亞的星級景點,但「這塊鏡」卻好像只是亞洲人的特殊辟好,一般老外對於看「倒影」這回事,興趣不大,所以若想在街上找旅客拼團一起去看日出日落的話,除非你的口才奇佳,否則很難拉攏到老外。亦因為如此,去日出團或日落團的團友,幾乎是清一色的亞洲面孔。

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Uyuni - 留還是溜?

曾仔

到玻利維亞鹽湖,Uyuni是必經之地。

其實Uyuni就是最接近鹽湖(Salar de Uyuni)的一個小鎮,一個非常矛盾的小鎮。


這裏每天都有很多旅客進進出出,為的就是去鹽湖,小鎮本身完全沒有吸引旅客留下的本錢。


可能因為這個原故,Uyuni的住宿選擇不算多,價錢也比玻利維亞其他地方貴。巿面十分蒼涼,若不是來來往往的四驅車和撐着大背包的旅客,這裏和一般的沙漠荒蕪小村沒有兩樣。

Uyuni,大部份人都是從首都La Paz坐夜巴士或飛機來(我們卻是從Sucre坐大約六小時日車過來),晨早大約七八點到達。

趕時間的話,可以即日參加三日兩夜鹽湖團,大約十點半出發,第三天大約下午三點回來,還有力氣的可以馬上去一個日落團,別管它四個晚上沒有洗澡,即晚坐夜巴士離開。這絕對是可行的,亦是挑戰自己體能極限的好方法,時間有限的背包客通常採用這個方案。

時間充足,通常會在Uyuni待上一兩天,或好像我們,在Uyuni共待了五個晚上!

背包客多選擇的住宿有幾間,質素和價錢也差不多,多是公共浴厠,熱水浴視乎酒店的入住人數,不含早餐,沒有廚房供應煮食,房間沒有暖氣,有些會有電暖爐出租,wifi時有時無,若即若離。

我們住的是Hotel Mana,這家聽說去年很「紅」,但後來卻因為人滿之患導致經常沒熱水,所以現在變得幾乎空無一人。人棄我取,結果沒幾個人入住,所以熱水熱得哇哇叫。公共浴厠雙人房有電暖爐,玻幣100(大約港幣114)。但住客稍為多幾個,熱水便明顯力有不逮。

今年較多人住的是Hostal Vieli,有朋友入住過,還不錯,價錢一樣,但房間沒有暖爐。

這裏貴為旅客進出鹽湖的集中地,當然有不少遊客餐廳。不要多想,遊客餐廳的意思就是pizza, pasta, coca cola和cerveza。街巿也有平民選擇,十幾蚊玻幣就一餐。

若要找在Uyuni留下來的原因,或許可以是以下其中一個。

逢星期四和星期天,這裏都有一個本地人巿集,整個小鎮也會熱鬧起來,其中以星期四的較大型。但,巿集所賣的都是非常日常的東西,對於一般旅客來說,可說是近乎零吸引力。


每年大約八月中至底,這裏會有一個為期兩天的宗教節慶,我們就是誤打誤撞的碰到。大家打鑼打鼓,穿上傳統服,有性感短裙,有牛鬼蛇神,有大媽美女大叔俊男。這節慶絕對不是千辛萬苦來Uyuni的原因,但若剛好碰到,會是一個留下來看看的小藉口。


在旱季來到Uyuni,參加三天兩夜團是不會看到鼎鼎大名的天空之鏡。若要看,便要參加某某旅行社的日出團日落團或一日團。若是七八月到來,成團的機會是挺高的,但若是其他旱季月份的話,成團的機會便一半半,或要自己包團出發。若想省點錢,便可能要在Uyuni多待一兩天,等待同道中人出現。

還有,Dakar Rally這越野車比賽在今年(2014年)開始將玻利維亞的Uyuni地區納入賽區,每年賽期好像是一月份,若迷戀這比賽,不妨考慮一下,旅舍房價當然不再是玻幣100,據說會漲價好幾倍。


經過三天兩夜披星戴月的四驅車之旅,一個熱水浴和一個不用晨早起來的早上已經是足夠的原因讓你在Uyuni多待一兩天。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廚房篇

梁妹

廚房有沒有大鍋呢?有沒有油鹽糖三寶呢?還有沒有……一開始找住宿都不會考慮廚房是否設備齊全,看的都是房間。但現在,除了房間外,廚房是另一個給我們查得一清二楚的地方,所有廚櫃都給我們打開看一遍,像衛生幫巡查一樣。

出行一年,我們漸漸的不太愛在餐廳吃飯,總喜歡吃自己做的,於是在選擇住宿時,都會選一些有廚房供煮食的,好讓我大顯身手。


拿手小菜-豆豉雞

要說廚房,不得不提旅舍的廚房。無論在歐洲,或是南美,旅舍一般都有廚房供住客使用。我們走到歐洲時,剛好遇着旅遊淡季,入住的旅舍普遍比較冷清,只有幾位客人,無需爭用爐頭,煮得輕鬆自在,而且廚房使用率低,所以比較清潔乾淨。



來到南美後,我們更多時候自己動手做飯,曾仔專門切菜洗碗,我就負責煮,大家分工合作。有一次,我們入住了一間像長洲度假屋的平房,內裏還有廚房供煮食,非常方便。可是做飯時間一到,問題就出現了,廚房用具甚麼都有,卻欠「三寶」,如何煮食呢?幸好度假屋是樓下餐廳老闆管理的,曾仔厚着臉皮向人家借東借西,終於可以做飯吃了。自此以後,我們每到一個新住宿都會看看廚房設備如何,有沒有做飯三寶呢。


阿根廷的旅舍大多有廚房,而且設備齊全,想要那個鍋,那個平底鑊,都不愁找不到。可惜那些鍋大多欠了一個蓋,有鍋卻沒有蓋,只好找代替品當作蓋,問題是代替品和鍋的大小不相稱,要金睛火眼看着,要拿起又不方便,實在有夠麻煩。

「咦!為甚麼沒有人洗碗碟?」「他們會不會洗碗?還有炒蛋漬呀!」看到這些看似洗過但其實還很髒的廚具實在令人氣憤。不知為何,旅舍已提供最好的給住客使用,但旅客卻一點也不愛惜這麼好的物品,人家已寫明用者自洗,但偏偏有人卻視而不見,鋅盤裏的廚具堆積如山,教人怎樣清洗自用的呢?


鋅盤裏終於沒有碗碟

就算用者自己清洗,也不是人人都用心去洗,隨意的用清水洗一洗,根本沒有理會是否洗乾淨,油漬、茶漬、食物渣滓,都不難在刀叉匙碟看到,我們基本上每用一樣都要再清洗一遍,實在無法忍受。難怪住在La SerenaHostel時,我們問德國籍主人為甚麼不供旅客使用廚房,她有點為難的告訴我們旅舍開業頭幾年,廚房是開放給旅客使用的,但她見廚房衛生每況愈下,用者毫無公德心,於是決定取消開放廚房。

幸好職員清洗好廚具,否則就被攝入鏡頭

當大家說甚麼「責任旅遊」時,我反而會提醒自己要盡基本責任。

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煮食篇

梁妹

在香港,我很愛做飯,尤其是下班後,就算拖着累到不得了的身軀,但只要一走進菜市場,精神便為之一振。走着,走着,不斷搜尋各種新鮮食材,能買到心頭好,整個人都變得十分起勁,就算工作有多困擾,所有不良情緒都一掃而空。

我個人沒有在網上搜尋食譜或看食譜書的習慣,一般只是到市場看看,買到甚麼便煮甚麼,而且曾仔從不挑食,所以很容易就做出一頓簡易美味的晚餐。

不知走了多少間商店超市才買到

人們總以為在外國很容易找到想要的食材。但是,離港差不多一年,得到的經驗是沒有一個地方比香港更方便,更容易買到想要的食材。暫不說醬料,就算是簡單的芽菜豆腐也難以找到,更不要說醃製的酸菜。

每每看着自己出發前編寫的菜單,就會覺得很頭痛,蝦醬牛肉通菜,梅菜蒸肉餅……哪裏來的蝦醬?哪裏來的梅菜?在外地,可以做的菜式就是買到甚麼便做甚麼,或是看看住在旅舍的住客,或是嘗嘗沙發客給我們做的菜,參考一下他們的菜式,跟着便自己也來煮煮試試看。

第一次煮豉椒炒蜆

參考別人的,然後加以改良版

在阿根廷一個多月,住在旅舍的時間多了,所以自己做飯的次數也多了。阿根廷的紅酒和牛肉出名「平、靚、正」,於是我也打算做一份紅酒炆牛腩。菜譜,當然要上網看看,第一次從網上找食譜,實在大開眼界,一些以為只能在餐廳吃到的都可找到,而且不太難煮。

 紅酒炆牛腩大功告成

第一次煮的紅酒炆牛腩十分成功,曾仔不斷讚好,第二天還要再來一份,全部都吃精光。就這麼一點小事就已經讓我沾沾自喜,看來我將來只做飯,別的不要再做好了。 


2014年5月12日 星期一

初印象

曾仔

出發了超過十一個月,走過不同的國度,逗留最短的國家只有幾天,最長的差不多有兩個月。無論日子是長是短,我們對於每個地方都有一些印象,或好或壞,或主觀或客觀,這全是我們的親身體驗。

若將這些空泛的印象轉用文字來表達的話,每個國家或許可以用上這些關鍵字。

吉爾吉斯
中亞最愛 消費便宜 超強背包客集中地 大草原風光 高山湖泊 騎駿馬住氈房 本地人愛被拍照 食物單調,但Ashlanfu(酸辣凍湯粉)很棒 馬奶酒很難喝



塔吉克
帕米爾高原與世隔絕原始、很多天然溫泉、與阿富汗一河之隔 超強背包客集中地 首都Dushanbe住宿選擇勁差勁少 包車昂貴

烏兹別克
伊斯蘭的中亞國家 消費比預計便宜 超強背包客集中地 本地人超友善愛被拍照 住宿佳選擇多 記念品天地 本地人偏肥 大媽全都鑲滿金牙 中亞諸國中最多旅行團 馬賽克鋪天蓋地 景點區逃票容易 蔬果超級新鮮但選擇少 菜式數量極少




土庫曼
神秘 地獄之門 零旅客 日本背包客朝聖地 拍照禁地 簽證不難,但極麻煩

伊朗
被外界嚴重誤解 本地人英文好超友善 消費便宜 長途巴士舒適 食物種類比中亞多,但仍然單調 上網容易,但很多網站被封鎖

土耳其
看清真寺首選 全國遍佈貓咪 本地人超友善 多旅行團,以韓國為主 長途巴士網絡一流 甜品甜得過份 到處也有國旗和國父照 istanbul是出發以來最愛的大城巿 食物比伊朗多,但仍然單調 啤酒貴




伊拉克庫爾德斯坦
超現代化 物資充足 很多英美德國老外在這裏工作 本地人超友善 啤酒便宜 和新聞中的伊拉克完全是兩個世界

保加利亞
溫泉出名 久違了的豬肉 天寒地凍 警察無能

馬其頓
德蘭修女出生地 首都Skopje沉悶,很多無謂的假大空雕像和中國製的英式雙層巴士

阿爾巴尼亞
山城吸引 本地人超友善 到處都是殘舊建築和破Benz 不像身處歐洲

科索沃
消費便宜 愛美國主義 Bill Clinton雕像和George Bush街道 獨立戰爭 到處掛着阿爾巴尼亞國旗,反而沒有科索沃國旗



黑山
遊客中心職員專業 小國 消費貴 首都Podgorica沉悶 郵費貴但速度極慢 

波斯尼亞
風景靚 首都Sarajevo糅合歐洲和鄂圖曼風 子彈洞外牆,戰爭痕跡處處 歷史、種族複雜

塞爾維亞
遊客中心職員專業 消費便宜 前南斯拉夫大國 沒太多景點 好戰民族

克羅地亞
遊客中心職員專業 消費貴 冬天吸引力大減 到處都是韓國背包客

斯洛文尼亞
遊客中心職員專業 國家綠化一流 消費貴 冬天吸引力大減 絕對不能將斯洛文尼亞(Slovenia)和斯洛伐克(Slovakia)混為一談

意大利
看教堂首選 消費貴 Venice全是亞洲旅行團和有不少中國人開的雜貨、手袋店

摩洛哥
地貌多變 記念品天堂 食物合胃口 到處都是又平又甜的士多啤梨 本地人認為所有黑髮黃皮膚的都是日本人,而且普遍不愛被拍照 偽友善 啤酒貴



西班牙
比意大利便宜得多 食物種類多 啤酒超平 本地人偏肥 男女老幼都愛戴黑超 少女全愛穿熱褲加絲襪

葡萄牙
黃色電車 葡撻 淡藍色的街頭瓷磚(azulejos) 首都Lisboa平實但吸引

說到香港,我們所聽到或經常被問到的不外乎是這些……

成龍 李小龍 高樓大廈 有錢 香港是一個國家 誤以為香港是上海或屬於日本的某個大城巿 香港人(或中國人)都是經常食狗肉和青蛙的 對於我們有兩本護照感到很驚訝 急速生活節奏 對於中國的「一孩政策」感到十分迷惑 廣東話對話十足唱歌 請簡單解釋一下中文字的結構 中文字有多少個“字母”? 幫老外改中文名,然後問其意思(例如Daniel叫丹尼爾,那“丹”“尼”“爾”三個字分別是甚麼意思?) CantoneseMandarin一樣嗎? 你會功夫嗎? 為何香港不獨立成國? 97前後有沒有明顯分別? 為何中國生產的東西可以賣得那麼便宜?


當然,這所有都是很片面的印象,就正如別人跟我們說他們對香港的印象一樣的表面。但至少這些全是我們親身的經歷,而不是單單坐在電腦前看看google相片wikipedia所得來的單方面訊息。